【信访工作法治化】渝中区:“三端”同治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实
2023年以来,渝中区聚焦多元预防化解信访矛盾,强化“三端”同治,推动信访事项规范办理,群众关心关切问题得到及时回应,让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内得到有效解决,纵深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。
“多元共治”抓前端,合力强化源头治理
积极探索信访矛盾风险“群防群治”工作模式,进一步深化社会力量参与信访源头治理。
下沉重心抓“访前”,完善“信访接待下基层”工作方案,推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规范化、常态化,把解决信访问题作为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,采取到基层走访、带案下访、跟踪回访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下访走访群众,同时,将党政干部下访接访与人大代表“家站点”、政协委员“双走进双服务”等有机结合,合力推动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、化解在萌芽状态,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。
2023年5月30日,渝中区委书记黄茂军带案约访信访群众
前置关口抓“初次”,认真贯彻落实《信访工作条例》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大力推动基层单位信访接待场所规范化建设,在信访接待场所设立心理咨询室、情绪疏导室,开设法律咨询、联合接访等窗口,定期邀请各行业领域的专家骨干“坐堂”接访、“会诊”协商,全力让群众“最多访一次”。
密织防线抓“细节”,打造“一张网”全覆盖法治建设新模式,积极推动网格员、楼栋长、志愿者等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,制定完善网格事件联动处置管理办法,广泛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宣讲,实现险在“网”中排、结在“网”中解、事在“网”中办,法在“网”中普的良好氛围。
“多元调处”抓中端,合力推进攻坚治理
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专业精通、民情练达、立场客观等优势作用,深化“访调对接”、建立“访援对接”、创新“访协对接”,为群众提供调解、宣传、咨询等多元、便捷、高效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,“情、理、法”并用,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,维护群众合法权益。
依托全区“劳资和”等19个行(专)调委会、社会工作协会等115个协(商)会,明确18类矛盾纠纷牵头单位、责任单位构建起“大调解”体系。
在接待中心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,建立以20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核心的专家库,全力帮助信访群众运用法律途径维护合理合法权益,推动信访矛盾依法解决。
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帮助群众依法维权
建立“政协委员+信访”联系基层、联系群众、联系企业的“三联系”机制,以“渝事好商量”“委员工作室”等平台为载体,推动政协委员开展下访接访群众、基层协商议事等活动, 推动信访积案、民生问题及时有效化解。
“多元整合”抓末端,合力巩固治理成效
凝聚社会力量,夯实筑牢信访工作常态长效根基,推动信访工作治理效能持续提升。
结合《信访工作条例》落实年活动,广泛发动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、“社区法律之家”和社区工作者共同参与宣传宣讲,通过专业化、常态化释法明理,不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。同时,邀请工会、妇联等群团组织共同“上门入户”,开展教育疏导工作。
辖区律师参与《信访工作条例》宣传
着力提升信访系统战斗力、凝聚力,在实施信访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年活动基础上,打造“党建引领·心理护航”信访品牌,邀请心理专家组织全区信访干部开展心理共建活动,有效提升信访干部感知群众情绪、疏导群众心理的能力,助推信访工作治理能力提升。
打造“党建引领·心理护航”党建品牌 提升信访干部队伍综合能力